他中等身材,甚至看上去有些弱小,幸亏黝黑的皮肤增加了几分坚定,难以想象,他是珲春紫金的一名技术能手,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公司一线基层技术管理人员,他履行着一个机电人的职责,他诠释着“艰苦奋斗、开拓创新”的紫金精神,他就是今年集团公司一等功臣获得者——来自珲春紫金机电厂机修二车间的副主任秦大民。
提到秦大民,很多与他一起共过事的人都竖起大拇指,“踏实、肯干、有拼劲”,这样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。做为一名“从老企业衰败到新公司发展壮大”的见证者,他对企业的兴衰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。“从老企业到新公司一路走到今天,看到了企业由衰败到兴旺,我是幸运的”这是他常说的。也正是如此,他常对同事们讲“只有企业兴旺了,我们的个人和家庭生活才会得到改善,才是幸福的!”
做为一名机电设备管理人员,要保证大大小小的设备正常运转、高效运转,这个难度自不必说,单单加班抢修这一块早已成为了他的家常便饭,大大小小的检修、抢修不记其数。没有时间限制、没有事前预兆,甚至有时候能够安稳地吃上一顿热乎饭、睡上一个安稳觉都是奢侈。
记得2011年的一天,公司4000吨选矿厂1#球磨机运转不正常,一时难以解决,如果不及时进行抢修,将影响到公司的生产,公司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挥。秦大民接到任务后,一心扎进检修工作中,查找原因、技术论证、更换部件……和同事们连续奋战了将近四天的时间,从白天到黑夜、从日落到黎明,轮班上阵,吃在现场、休息在现场,与时间赛跑,同设备较量,最终完成了球磨机大齿轮翻面、小齿轮更换、大小齿轮校正……保证了球磨机的运转,为公司的生产赢得了时间。
如果说检修、抢修是例行任务,那么技改就是一项“突如其来”的任务。随着珲春紫金的发展,规模效应日渐凸显,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?就是要在细节上下功夫,从成本上找突破;就是要从精细化管理、技术革新入手。为了提高矿粉打包效率和质量,公司经过论证,于2011年秋天引进了打包机,开始了矿粉打包技改。新到的打包机由于“水土不服”,使用效果不明显,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情况。至此,秦大民带领车间人员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调试。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,实行连班攻关,看说明书、查找资料、反复论证,对打包机进行反复的研究、调试,秦大民和他的同事们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,经过一个月的攻关以及后续的努力,打包机最终得以“屈服”,实现了正常运转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为公司保增长做出了贡献。
检修抢修也好、技术改造也罢,时间紧、任务重,考验着作为机修人的秦大民。事实上,对待机器设备,就如同人们的身体一样,日常保养、事前防患更为关键。在设备现场,工人们每天都会看到秦大民的身影。他告诉我们:平日里每天至少要到现场走上一回,看看设备的运转情况,有时候忙起来没有时间,利用中午吃饭的剩余时间也要走上一回,这样心里才有数、才有底。
在身先士卒、大力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,秦大民认真履行作为一名一线车间管理人员的职责,在车间内部大力推行5s标准化设备管理,实施设备管理责任到人,优化员工绩效考核,切实提高执行力;积极开展内训工作,努力抓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与同事们共同交流、共同学习;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创新意识,积极开展小改小革,提高设备运转率,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。
就这样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坚守在一线。在2011年,在他的团结和带领下,完成了各项技改和设备检修任务,全年共完成技改工作50余项,检修工作230余项,通过加强设备检修与保养,使球磨机实际运转率达92.4%,比计划提高2.4个百分点。
我们问他哪来的动力,他说“守土有责”。正是言于这四个掷地有声的大字,他坚持了、他做到了。这不正是“艰苦奋斗、开拓创新”、“诚信、尽职”的紫金精神真实写照吗!
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是,当我们把想了解一下他的工作想法告诉他时,他拒绝了我们,他说“工作中的一点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,这是大家的!”是啊,在珲春紫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,正是我们拥有这样一批人,我们的企业才更加兴旺发达,我们的员工才更加幸福殷实。